东营智慧社区的建设思路
在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整合社区人、地、房、物、事、情、组织等信息,统筹社会治理、社区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以智慧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实现新型、智慧的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智慧社区建设围绕国家智慧社区建设标准执行,同时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首先夯实前端感知设备基础建设,在建设智慧化的应用和服务,最后与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大量数据源。
肆(04)解决方案
总体架构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则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一般而言,智慧社区是利用 5G、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社区的智慧化、绿色化、人文化为导向, 融合社区场景下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多种要素,围绕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促进社区居民交往 互助,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多样资源,提供面向政府、物业、居民和企业等多种主体的 社区管理与服务类应用,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 新模式。智慧社区是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区治理精准化的重要途径。
综合管理平台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帮助客户建立集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 为一体的新管理形态社区,以“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企业、空间地理”四大政务资源库为核心;以数据共享、科学决策、精准管理为目标,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内部事务管理的信息化能力,建立综合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管理。智慧社区综合管控平台是在社区智能化集成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部件管理、全景社区、人口管理、综合监控、报警管理、模式管理、运维管理、应急管理、系统管理、能源管理等,通过对门禁、梯控、车辆管理、监控、能耗计量等第三方设备和系统的灵活接入和一体化监管,强化社区安全管理、降低设备运维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为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社区生活环境提供支撑。
物联大数据平台
物联大数据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对各种设备、设施、环境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物业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精细化。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高度集成:物联大数据平台将各种子系统(如:安防、消防、照明、电梯等)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社区物联全息大数据获取和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实时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物联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小区内的各种设备、设施和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数据分析:物联大数据平台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为物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调度:通过AIOT技术,物联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便捷服务:物联大数据平台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如报修、缴费、查询等,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相关服务案例
某市智慧社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投资总额为22943.43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党建、养老、政务、云对讲、安防监控、智能门禁、社区医疗、智能家居、停车场、物业、社区商圈等等内容,实现民政部门对社区场景众多部门、社区邻里之间、社区委员会、业主、物业等客体的广泛互动与交流。
在智能社区中,网络拓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网络拓扑结构是整个社区网络之间相互连接和组织的方式,它对于智能社区的运作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社区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由各种网络设备和节点组成,拓扑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物理层是指位于底层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网络层是指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网络的层次,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等。而应用层是指在网络上运行的各种应用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智慧+”业务“等。
陆(06)智慧社区建设标准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的智慧社区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已经对智慧社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进行了探索,但与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各地智慧社区建设和发展水平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智慧社区的 建设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引导和监管,政府也是智慧社区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方。智慧社区建设由国家和地方政 府牵头组织行业,为各地开展智慧社区评价提供指导,从而推动各地科学有序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成效评价。
柒(07)智慧社区建设孵化模式
长效运营是智慧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智慧社区发展从以建为主转向长效运营,有效市场和服务型政府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参与的建设运营生态,成为智慧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涉及多方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行政主管部门;二 是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三是建设运营相关服务提供商。推动政府、企业与社区居民等相关方形成开 放合作、互利共赢、权责对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长效机制,是构建可持续建设运营模式的必要前提。在以往的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企业作为建设主力,而社区居民和公众参与度较 低、使用意愿不高,导致群众获得感不强、持续运营能力薄弱。未来智慧社区需要加强基于物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的建设运营模式创新,探索建立基于多元参与、数据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想要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来电咨询18678812288,或登陆网址www.sdydkj.net。联系人:王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