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新趋势
文章作者:淄博软件开发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从软件开发的竞争角度来看,国内软件行业的研发实力普遍低下,缺乏创新能力,长期以来国内的软件开发商的开发模式都是在依赖国外基础的平台。“群件平台+适当定制”的模式停留在C/S的架构上,造成的结果就是开发商可利用发挥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 、软件大而全,但柔性功能较差,融合集成能力较弱,个性化功能少。
同时,开发方式落后——普遍采用“手工作业”即传统编码开发方式,开发效率低,无法适应用户随时变更的需求,系统后期维护困难等等,基本上是这类软件厂商共同的弱点。因此,当面对大型企业客户对于应用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大多数中小软件开发企业就很难驾驭这一日趋庞大的“软件巨兽”了。
对此,引入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开发商战略重点
而据IDC公布的《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显示,技术平台及其与产品平台的分离,是当前软件开发商竞争力得以差异化并提升的战略重点。IDC调研显示,通过引入技术平台,将大大降低软件商的人员流失风险和开发成本,并在人才结构上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将橄榄形的人才结构转变成更业务化的哑铃型企业。
因此,转变传统的软件开发思路,充分利用软件市场已有资源,选择与成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服务商进行合作,走产业合作的道路已成为国内软件开发企业逆市发展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在金融风暴中,这种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配置化”理念的提出无疑给整个软件产业带来一种新思路。据介绍,eFlow应用开发平台已被广泛应用于ERP、OA、CRM、HR、MIS、BPM等企业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软件开发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尤其在ERP开发方面更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为市场所看好。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内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厂商核心技术产品的逐步成熟,国内软件企业应该最大程度的利用平台软件服务商已有的成熟产品,整合产业链上下资源,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应用开发平台产品在复用性上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厂商、系统集成商和大型用户开始倾向于选择与平台服务商进行合作。据专业研究与咨询机构计世资讯2008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有67%的系统集成商改变采购渠道,从厂商采购第三方业务基础软件平台。而近年来各种研究咨询机构的报告也都表明,各类技术平台尤其是应用开发平台产品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长。